由中國農業部與福建省政府聯合主辦的本屆海峽漁博會,是中國南方地區規模最大的漁業盛會,展示面積達4萬平方米,布設標准展位2048個,共有537家企業參展。其中,印尼、緬甸、韓國、美國、阿根廷和台灣等13個國家和地區確認參展的展位達553個,境外參展商約佔總參展商27%。
此次漁博會期間,將舉行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承辦的中國—東盟漁業投資與貿易洽談會,馬來西亞、緬甸、泰國、新加坡、文萊、菲律賓、柬埔寨、印尼、越南等東盟沿海國家漁業官員、駐華使館官員、漁業協會代表和國內漁業部門官員、漁業協會代表等,就開拓中國與東盟領域的漁業交流與合作進行洽談。
漁博會舉行的亞太水族聯盟會議,吸引越南、柬埔寨、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台灣等國家和地區漁業部門官員、負責人、協會代表參會,其間,中國、巴西、印尼、馬來西亞、台灣等國家和地區觀賞魚協會或企業參與的首屆福州國際金魚大賽,亦將觀賞性水族的推廣推向熱鬧。
連續舉辦七屆的海峽漁博會在本屆大會上“海峽”元素依舊閃亮。亞太水族聯盟主席胡興華說,我們可以看到在所有的展館中台灣館最大最熱鬧,台灣漁業在經濟與文化兩個方面的影響都展示出來。大會除專設台灣館外,第二屆閩台水產學術研討會亦吸引了台灣水產學會、台灣海洋大學、澎湖科技大學、高雄海洋科技大學的專家與學者參會,
此外,由海峽兩岸遠洋漁業界參會代表參會的遠洋漁業合作圓桌會議,將就“海峽兩岸遠洋漁業發展情況”、“海峽兩岸漁業合作途徑”、“在新的國際漁業形勢下,兩岸遠洋漁業如何進一步加強交流、溝通與合作”展開探討﹔海峽兩岸漁業資源增殖放流啟動儀式,則將投放346萬尾魚苗。
台灣水產協會理事長沙志一亦表示,目前,台灣與大陸水間ECFA項下水產品出口俱呈量增之勢,此次漁博會台灣共有40家實力漁企參展。他說,在漁業資源不斷減少的情況下,海邊及漁港的漁業休閑則有相當的潛力可挖,此次台灣水產界亦力推大陸游客赴台品賞台灣的漁業文化。
在當日舉行的漁博會重點項目簽約會上,簽約項目38項金額102.7億元人民幣,在歷屆漁博會中首次突破百億大關,比去年的64.6億元增加59%,其中億元以上簽約項目21個。簽約項目涵蓋水產養殖、海洋生物食品、海洋生物醫藥、水產流通業、遠洋漁業、金魚產業和漁業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
據悉,海峽漁博會的舉辦地福建是漁業大省,2011年全省水產品總產量達到603.7萬噸列全國第三,水產品出口68.82萬噸佔全國水產品出口總額的18.35%,居全國第二,福建並且是台灣漁業與大陸合作的重要伙伴。(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