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频道最新渔业展会信息| 越南东盟渔业| 渔业市场|

当前位置: 首页 » 渔业 » 越南东盟渔业 » 越南水产养殖概况
越南水产养殖概况
 越南海岸线长达3260公里,有112个出海口,大大小小岛屿超过3000 个;渔业在越南的经济发展上,占相当重要的比例,越南人民在日常饮食中,对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取上,鱼类就占了30-40%;在自然条件中,越南极有利于发展水产养殖业,本产业也已发展一段时间了,但所呈现的只是封闭式与不良的型态,而发展养殖的基础在于业者经验的累积与自然资源有效的利用。在越南北部、南部、中部地区,已有不同的养殖成效;水产养殖业的总生产量占越南渔业总产量的30%,它对于出口方面有非常重要的贡献,尤其是虾类的生产,所有投入虾类养殖的面积约在140公顷左右。分布的情形如下:

  池塘Ponds 58088公顷 4.1%

  稻田Paddy field 548050公顷 39.8%

  蓄水池Reservoirs 397500公顷 28.7%

  潮间带Tidal flat 290700公顷 21.1%

  泻湖、海峡、港湾Lagoons、Straits、Bays 84700公顷 6.22%

   越南养殖现况:

  在最近几年,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蓬勃迅速,1995年越南的水产养殖面积为32万公顷,其中海水养殖占26万公顷,淡水养殖32万公顷;生产量40万吨,包括淡水养殖占32.5万吨,虾类5.2万吨,及其他种类养殖,充分提供了国内消费与出口的需求。

  1. 虾类养殖:

  虽然越南虾类养殖是在70年代中期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才开始增长,但是就养殖水面、产量、就业和外汇收入而言,近几年虾类养殖已成为最重要的水产养殖产业之一。 1994年约有25.0万公顷土地转变成虾塘,其中,明海占50%以上。
  
   在政府的鼓励下,在高经济效益前景的驱使下,争先恐后投入虾类养殖。目前绝大部份水面在未制订发展计划或框架下,已投入虾类养殖,而且新开垦区全掌握在私人企业家手中。越南几乎所有虾类养殖场全由私人小规模经营,几乎全依赖劳动力。据1994~1995年美国全中国农业化学协会(NACA)和亚洲开发银行开展的越南全中国调查报告,粗养虾场的平均规模为11公顷,而半精养场为1.2公顷。
  
   越南养虾场几乎全部赖潮水的交换,全部养殖活动均在潮间带。越南因具有漫长的海岸线和有利的气候条件,虾类养殖发展潜力很大。然而,该部门的重要性必竟全依靠养殖实施的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北方因温度的季节变化,每年仅能收获虾类一茬。南方常年条件有利,每年有2~3茬收成。就养殖水面和产量而言,最重要的养虾中心在南方各省,以明海省居冠。
  
   养虾业很大程度上依赖卵化培育的苗种供应。大多数孵化场座落在中部省份,尤其是庆和省,有500多个小型和中型孵化场,主要系因气候条件和水文条件优越,水温高于25℃,保证了有较长的生长季节。
  
   孵化场培育的无节幼体和后期幼体大部份出售给其它沿海省份,尤其是湄公河三角洲地区。从已知的数据,在以往三年里,各省之间出口的PL15(15日龄后期幼体)超过十亿尾。许多孵化场也把场址设在虾类产量最高的附近省份或南方省份,因为那里对苗种的需求也最高。然而由于这些地区水质不同(例如,湄公河有季节性淡水大量输入),孵化场的数量比中部省份少。
  
   尽管如此,在明海有116座孵化场,1995年旱季期间生产PL15约4.5亿尾;平顺(40座)、头顺(12)、茶荣(9)和建江(2)也建有孵化场。
  
   在越南北部,沿岸水质受红河排水量的影响,以及季节性低温的气候条件,使得虾类孵化场的经济困难重重,但有诸多孵化场还是以经营墨吉对虾后期幼体为主。
  
   大多数孵化场属中小规模,但培育的后期幼体占全中国的绝大部份。这些孵化场通常由私人经营,场主雇用3~4个帮手协助经营,而国营的大型孵化场仅有数家。大多数孵化场培育的后期幼体主要为斑节对虾,虽则在越南北部也培育墨吉对虾和印度对虾后期幼体。
  
   在以往几年中,对较适合养于气候寒冷的北方各省的日本对虾(Penaeus japonicus)也开展了一些研究。北方大多数孵化场都是季节性经营,雨季(越南中部)和冬季(越南北部)歇业。
  
   所有孵化场仍全部仰赖野生亲虾。越南中部是斑节对虾类的著名产地,通常由渔民根据孵化场的需要采捕。对怀卵雌虾的需求日增给天然种群带来许多压力,越南也遇到如同南亚和东南亚其它产卵场出现过度捕捞的状况。的确,怀卵雌虾的价格已大幅度上扬,从八十年代后期的约每尾10万越南飙计至目前的100万至数百万越南。

  越南的虾类养殖都在池子中进行,种类计有Penaeus monodon、P.merguiensis、P.indicus、P.orientalis、Metapenaeusensis五种。虾子 的养殖比起以前更加热门,已成为重要的出口必需品,并为本国赚取大量外汇。业者的经营型态从传统的半集约式转变为集约式养殖,但半集约式似乎较适合当地。越南的虾类养殖在近两年来发展的十分快速,尤其是中部及南部。

  2.蟹类和龙虾养殖
  
   整个越南沿岸都有省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的单养和混养。据江河三角洲主要规划署的报告,广宁、海防和南汀等省的蟹类养殖主要集中在秋冬季,这是因为那里的基础设施差,池塘设计的水浅,炎热季节水温高会引起一些问题。蟹类养于咸淡水池塘和有栏栅隔开的水池的舄湖。越南中部锯缘青蟹主要养于蓄水池(舄湖),而南部主要养于土池,通常结合虾类粗养。
  
   据渔业经济和规划趼究所的估计,蟹类养殖主要养于南部,年产量占全中国产量的78%,北部和中部地区分别占13%和9%。越南中部各省因缺少粗养种苗资源,较不适合蟹类养殖。三江舄湖的养殖人员在气候条件适宜和苗种可获得时养殖一茬收收获的蟹类。 1995年蟹类年总产于4,500~5,500公吨之间,养蟹水面约3,000公顷。这种高档甲壳类养殖几乎全由私人小规模经营,而且通常作为一种额外的养殖活动。
  
   龙虾养于沿岸有遮蔽水域的小型海水网箱和网围内,主要产自庆和地区。养殖的主要品种为龙虾属(Panulirus),由于孵化场不培育龙虾苗,养殖业全仰赖捕捞野生幼龙虾。个体大小差异颇大的幼龙虾放养于海水网箱(主要为沉网箱)内,放养密度高达25只/立方米,虽则实际放养密度取决于可获得的苗种。主要投喂杂鱼,龙虾养殖的主要问题包括养殖期间互相残食及野生龙虾供应的变化。大部份龙虾以活龙虾售给旅游市场或主要出口至香港和台湾。

  3.藻类养殖
  
   藻类养殖主要养于海防、广宁承天慧。太平、庆和和义安等省县有很大的发展此种养殖的潜力。北部约占中国藻类年总产量2,100公吨的47%,中部占53%。
  
   越南养殖的藻类主要品种有江蓠(Gracilaria verrucosa),虽则芋根江蓠(G. blodgettii)和细基江蓠(G. teruistipitata)也用于生产琼脂(有些麒麟菜Eucheuma养于芽庄)。养殖用或仅采集于天然分布区的藻类水面为3,000~4,000公顷。通常藻类养殖与蟹、虾、鱼类混养收成,这是因为低值产品在经济上不可能进行单养,而只能有大量的产量。养殖大多数由个人独有或与他人共有大片养殖池塘的私人养殖户经营。大宗藻类由小型后院或加工业加工成低级琼脂,供进一步加工或供人类消费。在海防和顺化的几个工厂将海藻半加工后供出口。

  4.软件动物养殖
  
   由于过度开发,全国许多重要的食用软件动物的种群已衰减〔例如分别在庆和和广宁的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和珍珠贝Pteria martensii几乎已耗尽〕。野生种群的下降导致对水产养殖兴趣日浓。虽然文蛤(Meretrix sp.)和蚶(Areagranosa)养于南方省份。中国这些双壳类的资源虽不能说是属于真正养殖的,但经过精心管理后得以收获。最重要的生产来自文蛤,主要采捕自前江、滨知、胡志明市和近年来的茶荣。蚶养殖始于数年前,目前上述所有省份以及建江平顺均有生产。在北方各省,蚶养殖也是新近投入的养殖业,多半靠南方进口的苗种。
  
   目前约有10.0万公吨新鲜文蛤加工出口,冷冻文蛤肉出口至泰国、新加坡、日本、法国和比利时。活乌蛤出口至已建立起活海产品市场的中国大陆。 1995年估计养殖的蚶有1,250公吨,主要养于建江(7,500公吨)和广宁(5,000公吨),少数养于承天慧(20公吨)。
  
   越南有些地方有养珍珠,不过历史较短,目前已从试养转向商业规模生产。该国约有21家珍珠场。广宁是利用珍珠贝Pteria martensii进行珍珠养殖。该技术是在日本专家合作下首次采用的。近年来由于当地苗种短缺开始从中国大陆进口苗种。在偏南的庆和省是全国最大的珍珠养殖场所在地。由一家澳大利亚所拥有和管理的公司,利用采捕自野生(主要在庆和和富国岛)的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进行生产。该公司还拥有一大型现代化的孵化场,可提供插核所需数量的珠母贝。公司的所有养成设备(如延绳)均设于有保护湾的孵化场附近。

  5.海水鱼养殖
  
   越南的海水养殖历史相对也较短,然而海水网箱养殖(以鱼苗/鱼类暂养和鱼苗/鱼类养成方式)分布于整个海岸线一带。最重要的养殖品种有:石斑鱼(Epinephelus spp.)、笛鲷(Lutjamus spp.)、黄鳍鲷(Sparuslatus sp.)、鰤鱼(Seriola spp.)和龙虾(Panulirus spp.),在国际市场价格均高,尤其是活鲜海产品的出口(如石斑鱼、笛鲷和龙虾出口至中国大陆、香港特区和台湾)。在鱼苗/鱼类养殖系统中,将购自渔民用的钩、延绳钓、陷阱网、围网和拖网作业的市场销售规格的鱼类或鱼苗,经短时间(一周至二个月)养殖后,以活鱼出售给中间商。
  
   在北部湾约有300个浮网箱,主要养殖石斑鱼笛鲷、黄鳍鲷和龙虾。据认为,越南中部和南部地区分别有约200个和100个网箱。大部份龙虾养于越南中部,尤其是庆和省北部沿岸。
  
   1995年有130多公吨石斑鱼(越南水域有23个品种,采捕后供出口)、笛鲷和黄鳍鲷以及450万尾鰤鱼苗出口。绝大部份活鱼和鱼苗由船运往中国大陆、香港特区和日本(仅鰤鱼)。
  
   越南在其沿岸发展海水网箱养殖潜力很大,但主要制约因素是缺乏商业性孵化技术。目前海水网箱专放养野生捕获的鱼种(一指长的幼鱼)。
  
   虽然可以成功地对几种商业性鱼种诱导性成熟,但是主要的问题还在于提供早期幼鱼阶段的合适饲料。高死亡率限制了海水养殖的发展。

  6.淡水鱼养殖
  
   淡水鱼养殖广泛养于北部,那里发展起园艺与养鱼和畜牧业综合成VAC(花园-池塘-家畜)养殖系统。稻鱼养殖主要养于高生产力的红河和湄公河三角洲地区。
  
   就鱼种的分布而言,鲤鱼混养是迄今最广泛采用的系统。
  
   对高产值的将种品种如鼋(Pelochelys bibroni)、蛙和杂交鱼进行零星养殖,而鳢(Kraemeria cunicularia)和罗氏沼虾限于南方养殖。
  
   1995年越南有小池塘(<5公顷)总面积为58,088公顷。淡水鱼类总产量估计为35.0万公顷,其中70~75%为鲤科鱼类。最主要的养殖品种为中国鲤、印度鲤和普通鲤。据渔业部估计,越南约有275个淡水孵化场,当前年产鱼苗60亿尾以上。
  
   虽然有多种鱼类在孵化场繁殖,但大多数商业性活动集中在鲤鱼上,其中,重点为普通鲤、草鱼、白鲢、rohu和印鲮(Cirrhina mtrigala)。近年来,兴趣集中在罗非鱼、穴沙鳢、鳢和杂交鲶鱼上。
  
   原先的淡水孵化场是由国营企业建立的,而如今大多数孵化场改为和营中、小型企业。虽然在大多数省份都有国营孵化场,但多数设在湄公河和红河三角洲地区。据红河三角洲主要规划署估计,1994年红河三角洲约有90座国营孵化场和约100座私人孵化场,生产鱼苗38亿尾和一指长幼鱼3.5亿尾。湄公河三角洲渔业研究报告指出,1990年湄公河有24座国营、44产私营孵化场,生产鱼苗3.76亿尾。
  
   越南有约6.6个淡水网箱,主要养殖供出口的网箱养殖专养于An giang省,浮网箱聚集于几个地区。
  
   全国各河流和水库均有鲤鱼网箱养殖。在水库、网箱通常设在水的入口处和出口处附近,以确保网箱内水的充份交换。鱼养殖的网箱规格为30~100公吨/个。鲤鱼网箱的容器较低。

 
留言咨询
联系方式